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

瑜珈師地論四種所緣境事

云何所緣。謂有四種所緣境事。何等為四。
一者遍滿所緣境事。
二者淨行所緣境事。
三者善巧所緣境事。
四者淨惑所緣境事。
云何遍滿所緣境事。謂復四種。
(A)一有分別影像。
(B)二無分別影像。
(C)三事邊際性。
(D)四所作成辦。
(A)云何有分別影像?
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。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。或見或聞或分別故。
所知事同分影像。由三摩呬多地毘鉢舍那行。觀察簡擇、極簡擇、遍尋思、遍伺察。
所知事者。謂或不淨。或慈愍。或緣性緣起。或界差別。或阿那波那念。或蘊善巧。或界善巧。或處善巧。或緣起善巧。或處非處善巧。或下地麁性上地靜性。或苦諦集諦。滅諦道諦是名所知事
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。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。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前。即於彼法而起勝解。即於彼所知事而起勝解。彼於爾時。於所知事。如現領受勝解而轉。
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現前。亦非所餘彼種類物。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。彼所知事相似顯現。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。修觀行者。推求此故。於彼本性所知事中。觀察審定功德過失。是名有分別影像。
(B)云何無分別影像?(純禪定)
修觀行者。受取如是影像相已。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。然即於此所緣影像。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。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。謂令心內住等住。安住近住。調伏寂靜。最極寂靜。一趣等持。
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。即於如是所緣影像。一向一趣安住其念。不復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。是名無分別影像。
即此影像亦名影像。亦名三摩地相。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。亦名三摩地口。亦名三摩地門。亦名作意處。亦名內分別體。亦名光影。
如是等類當知名為所知事同分影像諸名差別。
(C)云何事邊際性?
謂若所緣盡所有性、如所有性。
云何名為盡所有性?
謂色蘊外更無餘色。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。一切有為事皆五法所攝。一切諸法界處所攝。一切所知事四聖諦攝。如是名為盡所有性。
云何名為如所有性? 
謂若所緣是真實性真如性。由四道理具道理性。
(
)謂觀待道理。()作用道理。()證成道理。()法爾道理。
如是若所緣境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。總說為一事邊際性。
(D)云何所作成辦?
謂修觀行者。於奢摩他毘鉢舍那。若多修習為因緣故。諸緣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圓滿。此圓滿故便得轉依。一切麁重悉皆息滅。得轉依故超過影像。即於所知事(起)無分別。現量智見生。 
(學習注:這個無分別是慧的無分別,不是定的無分別)
入初靜慮者得初靜慮時。於初靜慮所行境界。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者。得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時。於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所行境界。入空無邊處。識無邊處。無所有處。非想非非想處者。
得彼定時。即於彼定所行境界。如是名為所作成辦。
如是四種所緣境事。遍行一切。隨入一切所緣境中。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。是故說名遍滿所緣。
又此所緣遍毘鉢舍那品。遍奢摩他品。遍一切事。遍真實事。遍因果相屬事。故名遍滿。
謂若說有分別影像。即是此中毘鉢舍那品。
若說無分別影像。即是此中奢摩他品。
若說事邊際性。即是此中一切事真實事。若說所作成辦。

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

經典中的喜與樂


經典上常可以看到關於喜與樂的句子

如SA.5『於色愛喜者,則於苦愛喜;於苦愛喜者,則於苦不得解脫、不明、不離欲。』
SA.41『云何色集如實知?於色喜愛,是名色集,如是色集如實知。』
SA.44『如實知故,不愛喜、讚歎、取著,不繫我、我所而取;』
SA.123『云何有身集?謂當來有愛,貪、俱,於彼彼愛樂,是名有身集。』
SA.481『若眼見適意、可愛念、能長養欲樂、令人緣著之色,彼比丘見已,不喜、不讚歎、不緣、不著、不住』

也有關於正面的說喜與樂
SA.483『謂比丘離欲、離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初禪具足住』
同經典又有『云何有食樂?謂五欲因緣生樂、生喜,是名有食樂。』

其中差別引用在清淨道論中的一個補充注解



〔補註01-010〕 請參考:阿毗達摩概要精解(中譯者:尋法比丘)--第一章:心之概要--備註:6. 譯按:〉
somanassa’ 舊譯為喜。在中譯的五十二心所當中,「喜」這一字被用為代表三個不同的巴利文字,即 ‘mudita, piiti, somanassa’。Mudita 是四梵住或四無量心裡的(隨)喜。Piiti是五禪支裡的喜。
三者當中只有somanassa是屬於「受(vedanaa)」,是心的樂受,即悅受(somanassa vedanaa)。
前兩者都不是受心所。現用「悅」譯心的樂受,以區別其他兩個喜。無論如何,一切與喜(piiti)相應的心都是悅俱;但悅俱的心卻未必也是與喜相應。
悅俱而與喜不相應的心是:經教禪那四分法的第三禪心,或論教禪那五分法的第四禪心;這包括與它們相符的道心與果心。 


清淨道論中的補注,在SA5、41..... 中所提的喜樂為 somanassa 屬於受蘊
與論及禪定的經典中如SA.483的喜樂 Piiti 的不同點在此 。


經證可以在 中阿含-法樂比丘尼經

(二一○)晡利多品法樂比丘尼經第九(第五後誦)

略.....

復問曰:「賢聖!有幾覺耶?」
法樂比丘尼答曰:「有三覺:樂覺、苦覺、不苦不樂覺。此何緣有耶?緣更樂有。」
毘舍佉優婆夷聞已,歎曰:「善哉!善哉!賢聖!」毘舍佉優婆夷歎已,歡喜奉行。
復問曰:「賢聖!云何樂覺?云何苦覺?云何不苦不樂覺耶?」
法樂比丘尼答曰:「若樂更樂所觸生,身心樂善覺,是覺謂樂覺也。若苦更樂所觸生,身心苦不善覺,是覺謂苦覺也。若不苦不樂更樂所觸生,身心不苦不樂,非善非不善覺,是覺謂不苦不樂覺。」
毘舍佉優婆夷聞已,歎曰:「善哉!善哉!賢聖!」毘舍佉優婆夷歎已,歡喜奉行。
復問曰:「賢聖!樂覺者,云何樂?云何苦?云何無常?云何災患?云何使耶?苦覺者,云何樂?云何苦?云何無常?云何災患?云何使耶?不苦不樂覺者,云何樂?云何苦?云何無常?云何災患?云何使耶?」
法樂比丘尼答曰:「樂覺者,生樂住樂,變易苦,無常者即是災患,欲使也。苦覺者,生苦住苦,變易樂,無常者即是災患,恚使也。不苦不樂覺者,不知苦、不知樂,無常者即是變易,無明使也。」
毘舍佉優婆夷聞已,歎曰:「善哉!善哉!賢聖!」毘舍佉優婆夷歎已,歡喜奉行。

復問曰:「賢聖,一切樂覺欲使耶?一切苦覺恚使耶?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耶?」
法樂比丘尼答曰:「非一切樂覺欲使也,非一切苦覺恚使也,非一切不苦不樂覺無明使也。
1.云何樂覺非欲使耶?若比丘離欲、離惡不善之法,有覺、有觀,離生喜、樂,得初禪成就遊,是謂樂覺非欲使也。所以者何?此斷欲故。
2.云何苦覺非恚使耶?若求上解脫樂,求願悒悒生憂苦,是謂苦覺非恚使也。所以者何?此斷恚故。
3.云何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耶?樂滅、苦滅,喜、憂本已滅,不苦不樂、捨、念、清淨,得第四禪成就遊,是謂不苦不樂覺非無明使也。所以者何?此斷無明故。」


這邊法樂比丘尼提到了:
初禪等的樂並非欲使所使
甚至是為求心增上而起的苦受亦非恚使
到四禪的捨受(不苦不樂受) 亦非無明使

略.....到這邊毘舍佉問了這個問題談話結束

復問曰:「聖賢!涅槃者有何對耶?」
法樂比丘尼告曰:「君欲問無窮事,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。涅槃者,無對也。涅槃者,以無羂過、羂羂滅訖。以此義故,從世尊行梵行。」
於是,毘舍佉優婆夷聞法樂比丘尼所說,善受善持,善誦習已,即從坐起,稽首禮法樂比丘尼足,繞三匝而去。

----------- 之後法樂比丘尼去見佛陀,佛陀也印證法樂比丘尼的說法 -----------------

於是,法樂比丘尼見毘舍佉優婆夷去後不久,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却坐一面,與毘舍佉優婆夷所共論者,盡向佛說,叉手向佛,白曰:「世尊!我如是說、如是答,非為誣謗世尊耶?說真實、說如法、說法次法耶?於如法中,非有相違、有諍、有咎耶?」

世尊答曰:「比丘尼!汝如是說、如是答,不誣謗我,汝說真實,說如法、說法次法,於如法中而不相違,無諍咎也。比丘尼!若毘舍佉優婆夷以此句、以此文來問我者,我為毘舍佉優婆夷亦以此義、以此句、以此文而答彼也。比丘尼!此義如汝所說,汝當如是持。所以者何?此說即是義故。」

佛說如是。法樂比丘尼及諸比丘,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法樂比丘尼經第九竟(三千四十九字)



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念處經中的一切身息出息入


(九八)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(第二小土城誦)

我聞如是:

一時,佛遊拘樓瘦,在劒磨瑟曇拘樓都邑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一道淨眾生,度憂畏,滅苦惱,斷啼哭,得正法,謂四念處。若有過去諸如來.無所著.等正覺,悉斷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,得覺無上正盡之覺。若有未來諸如來.無所著.等正覺,悉斷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,得覺無上正盡之覺。我今現在如來.無所著.等正覺,我亦斷五蓋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,得覺無上正盡之覺。

「云何為四?觀身如身念處,如是觀覺、心、法如法念處。云何觀身如身念處?比丘者,行則知行,住則知住,坐則知坐,臥則知臥,眠則知眠,寤則知寤,眠[寐>寤]則知眠寤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正知出入,善觀分別,屈伸低昂,儀容庠序,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,行住坐臥,眠寤語默皆正知之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     四念處整體意義是在於修觀的,比較特別的是修觀在南北傳的說法上有些不同,北傳有「定中做觀」的講法,南傳則是「出定做觀」,北傳「定中做觀」的講法是認為止觀的心所可以同時現起,南傳則是出定審查。


底下這段經文常見於其他經典中『離欲、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初禪具足住』 到四禪的部份都是修定的。 

底下這段相當於『離欲、惡不善法』
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生惡不善念,以善法念治斷滅止,猶木工師、木工弟子,彼持墨繩,用拼於木,則以利斧斫治令直。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,以善法念治斷滅止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齒齒相著,舌逼上齶,以心治心,治斷滅止。猶二力士捉一羸人,處處[捉旋>旋捉],自在打鍛。如是比丘齒齒相著,舌逼上齶,以心治心,治斷滅止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由這裡進入主題
這是安那般那念的修法,安那那的意思是出息入息,有一種講法是安那那十六階段的前四個階段只是修觀的,這是很奇怪的講法,事實上安那那是『可以修定也可以修觀』的。


安那般那所緣引清淨道論中的一個說法:
  • 次為鋸的譬喻──這是最先當知,即所謂:

    相(鼻端)與出息及入息,不是一心的所緣,不知其三法,不得(安般)的修習。 覺音論師特別的提示了兩次 ! 

    『相(鼻端)與出息及入息,不是一心的所緣』
  • 接著他講了一個譬喻:
    譬如(伐倒)置於平地上樹木,那人用鋸去截斷它,他只起念(注意)在觸 的鋸的鋸齒,不於來去的鋸齒而作意,但不是不知其來劫的鋸齒,亦知截的精勤,與成就(截的)加行及得殊勝(的制品)。如是(出入息的)近結相(即鼻端或上唇)如倒在平地的樹木。出入息如鋸齒,而比丘僅於鼻端或口相起念而坐,不於來去的出息入息而作意,但不是不知其來去的出入息,亦知(安般念的)精勤與成就其加行,及得其殊勝, [282]即譬如那人僅起念(注意)於觸木的鋸齒,不於來去鋸齒而作意,但不是不知其來去的鋸齒,亦知精勤與成就加行,及得殊勝。
  • 其實他要講的是鼻端或人中處與出入息中『接觸的息』才是所緣,不是在地上的樹木(皮膚觸點)也不是來去的鋸齒(來去的息),而是觸木的鋸齒(接觸的息)。
從出入時注意,知息長短時注意力就更集中一些,到觀察一切息身入息出息學止身行息入,學止口行息出,身輕安從這裡生起取相而似相,已經接近鎮伏五蓋,達近行定了。


經文: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念入息即知念入息,念出息即知念出息,入息長即知入息長,出息長即知出息長,入息短即知入息短,出息短即知出息短;學一切身息入,學一切身息出,學止身行息入,學止口行息出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有一類說法在解釋一切身息出入時,解釋也不同,他們認為這一切身是全身(身體)。


如果這樣所緣是什麼?是一直變換的?還是哪個部份?全身?不論那一種解釋,總之不是息,那還是安那般那念嗎?如果觀察到息的冷、暖,嚴格說這已經是觀察火大,是換所緣了,是相當於在修界差別而非安那般那 ,入出息冷暖在增一阿含安般品也出現了,在觀察出入之後,一切身出息之前,勉強末學也接受了,當作跟息有關吧,而一切身指身體所緣究竟為何呢? 


增一阿含安般品中
爾時,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,羅雲即從坐起,禮佛足,遶三匝而去。往詣安陀園,在一樹下,正身正意,結跏趺坐,無他餘念,繫心鼻頭,出息長亦知息長,入息長亦知息長;出息短亦知息短,入息短亦知息短;出息冷亦知息冷,入息冷亦知息冷;出息暖亦知息暖,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、出息,皆悉知之。有時有息亦復知有,有時無息亦復知無。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。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。


無他餘念,繫心鼻頭,到冷熱等觀察導,盡觀身體入息、出息末學想其中翻譯上應該有許多誤解.....且僅出現在增一阿含中

將一切身的身視為身體kAya ,即如上清淨道論的譬喻,不是在觸木的鋸齒,而在樹木,我要說這不是安般念
再就修觀來說也應是全神貫注該所緣,與止禪的差異在於實法所緣是無常變異的,會變化的。
再引清淨道論安那般那轉而修觀的方式覺音論師如何說 :

怎樣(修習)?他從三摩缽底(定)出來,而觀業(處)上  身及心  為出息入息之集(因)。譬如鐵匠的風箱吹火之時,由於風箱及人的適當的精進之緣而得生風,如是由於身與心之緣而起出息入息。從此他便確定了出入息及身為色,並確定心及(心)的相應諸法為無色。 [287]

以上為略說(名色的確定);詳論名色的確定將在以後(第十八品)分明(──以上
見清淨)

也就是說修觀來說所緣還是一樣!如譬喻是觸木的鋸齒。


一切身應當是與六受身,六思身那樣kAya作為某類集合的意義而非指身體。若依上述譬喻是指覺知全部過程中每一個觸木的鋸齒。 

在這段底下,接著佛陀提到四禪境界,而界差別只能到近行定,身念處僅到初禪,而安那般那能到四禪。


接著底下這段是初禪的形容: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離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離生喜樂無處不遍。猶工浴人器盛澡豆,水和成摶,水漬潤澤,普遍充滿無處不周。如是比丘離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離生喜樂無處不遍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[見>有]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接著底下這段是二禪的形容: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定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定生喜樂無處不遍。猶如山泉,清淨不濁,充滿流溢,四方水來,無緣得入,即彼泉底,水自涌出,流溢於外,漬山潤澤,普遍充滿無處不周。如是比丘定生喜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定生喜樂無處不遍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接著底下這段是三禪的形容: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無喜生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無喜生樂無處不遍。猶青蓮華,紅、赤、白蓮,水生水長,在於水底,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,普遍充滿無處不周。如是比丘無喜生樂,漬身潤澤,普遍充滿於此身中,無喜生樂無處不遍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接著底下這段是四禪的形容:
「復次,比丘觀身如身,比丘者,於此身中,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,於此身中,以清淨心無處不遍。猶有一人,被七肘衣或八肘衣,從頭至足,於其身體無處不覆。如是比丘於此身中,以清淨心無處不遍。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,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比丘觀身如身。

以下略去
當然覺音論師解釋的十六個階段是針對 SN.51.1 相當於 SA.803


就之後安那般那轉修受念處的階段,所緣仍為觸處知覺出入息,根據性空法師的說法是在初到四禪迅速的移動,進而觀察到受的變化,南傳是出定做審查。


所以有師兄說將前4個階段解釋成修定則有違聖教!影響擇法!等等
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啦,就後面的學安息心行入出息,您認為這在幾禪而說呢?
不是做意於觸木的鋸齒(接觸的息),那修定的禪相要如何生起?這實在也是不可思議的事!


師兄說:念處經裡提到的其他事例很清楚是指色身,而非氣息身。
並沒有這樣的事例!


結論是
1. 若非氣息身,那所緣亦非安那般那。
2. 所緣(業處)為安那般那既能修止亦能修觀。不過修止的時候於禪相做意,修觀的時候於實法做意。



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

不一亦不異

『不一亦不異』並不是『又是一又是異』

他是兩種邊見的否定,指的是在阿含經中常看到的『身即是命』與『身異命異』,異字並不是完全等同差異的意思,以『包含』關係比較接近它的意思,後期的經論典的不一亦不異,就是根據這兩種歸類來的。

一、『身即是命』一種是說所謂的自我、真我、就是這個身心,類似唯物論的主張。另一種是主張這個身心即是我,在死後完全消失,然後在未來有個我跟這現在的身心完全無關,主要的重點是這類主張忽視因緣關係,『即五蘊計我』。

二、『身異命異』是說身心之外有一個真我。這個命字可以理解成真我,靈魂,屬於多數常見論者的觀點,『離五蘊計我』。


經典中常看到的『異我』也是這種意義:

『異』字在漢文字典中有如下意思

  1.  不同的:『異』乎。『異』說。『異』常。『異』己(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衝突的人)。『異』端(舊時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,如“『異』『異』邪說”)。『異』化。『異』性。『異』樣。大同小『異』。『異』曲同工。
  2. 分開:離『異』。『異』居。
  3. 另外的,別的:『異』日。『異』地。『異』國。『異』鄉。『異』類。
  4. 特別的:奇『異』。『異』聞。『異』彩。奇才『異』能(特殊的才能)。
  5. 奇怪:驚『異』。詫『異』。怪『異』。 

異字的意義較接近上述第三項『另外的,別的』,與『我』字在一起時,因為佛教不主張任何形式的自我、真我,『異我』指我在這五蘊之外,也就是我『擁有』五蘊的意思,而不是在強調我與五蘊的『差異』,如果理解成『差異』。經典上常看到的『不異我』就變成『不異就是我』......意思天差第別。

而『不異我』的意思是不要認為五蘊外有我。 經典中『不異我』常與『非我』為一組共同使用,例如常見定型句:

當觀若所有諸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悉皆、不相在,如是平等慧正觀。

『彼一切悉皆、不相在』  主要就是避免,『即五蘊計我』與 『離五蘊計我』。


那為什麼佛教都要講到五蘊呢?

  • 因為不論何種主張,只要他跟五蘊也就是現在的身心無關,那這種宗教說便毫無意義,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。佛陀從五蘊、六入說法還有一項重點,就是彼此有共同的可以驗證的部份,不用問你信不信,或誰來保證這是真實的。
  • 而五蘊與六入的差異就一個著重於心法,一個著重於色法,不離於物而說心,但就以某人對於某事物的貪愛來說,他並不是真正緣於外的,實際上是緣於內在慾望的,例如經典上的『非五蘊即受,亦非五蘊異受』這個受是取著的意思跟取支的『取』 同一個字,如果取著的就是五蘊,那自殺就解決問題,如果取著的不是五蘊,那無盡的輪迴也無從解決了。談心法時亦不離色法而說,若以四念處呈現的次第,首先應當觀身的。
這是為什麼說不要離蘊計著有我,那會有人這麼想佛教豈不是『即蘊計我』呢?  並不是,『即蘊計著有我』自然會認為身壞命終更無所有,佛教的『無我』是根據『緣起』來說的,不僅僅是一種觀點與主張。

就單以一個眾生來說或說變化相續的一系列生命序列,當他觸境時主要因原是什麼?
  1. 如果他這麼想,這個苦樂受來自過去的我所造作,經典上常看到的『苦自作』,此即是常見,認為有什麼東西是不變化的由過去來到現在。
  2. 若有人見苦樂受與過去的五蘊毫無關連,這就是『苦他作』,斷於因緣,為斷見。
  3. 那佛教認為的正確見解釋什麼?  若有人見苦樂受,見到他的主因是『觸』因緣故,所以說:苦非自作、非他作,更非餘人所作。這是正見緣起。
總的歸納
  • 第一等智慧的人從五蘊觀察『非我』,他不會又在起有一個我在五蘊之外的想法,更何況『我在蘊中,蘊在我中』這種『相在』的想法。

    為什麼講非我?因為佛陀當時有各種宗教哲學的主張,你不能硬性的要人接受佛教的『無我』主張,如果那一個蘊是所謂『真我』當這是真理時你有不能否定這樣的主張,為當你確認『五蘊』皆『非我』是真理你在接受這樣的主張才是正確的態度。

    我聽過一些唯物論主張或是『身即是命』主張者,常會說你又沒有辦法確定有輪迴,你怎麼能這麼說呢? 但反過來說你也不能確定沒有輪迴阿! ------ 表面上這種主張看似理性和邏輯,其實黏著的可嚴重了。

    還有一種主張要有神通才能看到輪迴,表面上看好像也沒什麼問題,其實梵網經中描述的六十二見,去除理論與邏輯推理的類別,請問有多少是依賴神通而來的觀點? 太多了吧。
    梵網經中提到佛陀的殊勝知識,其實是指『緣起』,所以就經典的證據神通並不能讓你見到正確的觀點。

    第一等智慧的人看到上述『只要他跟五蘊也就是現在的身心無關,那這種宗教說便毫無意義,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。』就會了解了。

    (注: 所謂第一等智慧只是依照此生的因緣而說,沒有什麼是不變異的,能接近完成目標可行的,你就應當完成最可行的目標,而不是思維優劣。思維優劣勝敗只會讓人更加愚笨。)
  • 第二等的智慧的人,除了依五蘊非我他會在想到五蘊外有我,如小土摶經,有一位比丘在禪定中找常,佛陀就手執小土傳說連這樣的常也沒有。
  • 最次等的還會去思維企圖成立五蘊與自我的關係,如我在蘊中、蘊在我中類觀點,所謂的相在,其主張是『自我』與『某一蘊相關』,那五蘊的變化與無常,當所指的任何一蘊變化時,他的主張便無法自圓其說,例如長阿含大緣方便經,有人主張受是自我,若樂受時是自我,變苦的時候呢?如果說苦受是自我,那個樂受的自我消失了? 奧義書也是這類。
    這種主張不論怎麼辯解都無法自圓其說。
末學以前就曾誤解這樣的意思,看經典錯誤理解一團混亂,所幸有師兄教我,這個『異』字誤解時經典是都一樣,理解是大不同。

、『身即是命』『身異命異』這兩種宗教主張之間的差別與優劣:

『身即是命』的主張就大多數的身心經驗來說,這樣的主張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,他比較接近科學的主張,嚴格來說這類的主張的人智能比較好。

但如前面所說,沒看到就說沒有也是奇怪的主張,實際上也不是客觀,也不能說有智慧。

『身異命異』的主張實在屬智能較低劣的一類,思維能力比較差的一類,這種也是數量較多的,你觀察各種宗教教義及信徒分佈數量就知道。

也因為『身即是命』這類人就其身心經驗上來,說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,要他接受業報輪迴的觀念是比較困難,更何況緣起四聖諦的道理,所以佛陀對某些人是先講十善法,當對方能接受,才講緣起四聖諦,後代的論師也說:『有我論者常為無我論者所伏』,也有專指這類斷滅的錯誤見解而說『莫墮斷滅空』等等...

另外『身即是命』的人容易傾向及時行樂,容易有道德低劣傾向 。『身異命異』的主張則常有脫離現實,比較會寄望於未來而重視道德良知。
當然這不是一定就如此,這邊講的就能傾向來說,總不是全人類就分成兩類人,其中各有差異。

兩者間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把命這樣的概念加入他們的思維,這個「命」是所謂的真我,不論是『身即是命』或是『身異命異』這是佛教對這些觀點做區隔的歸類,『身即是命』或是『身異命異』著重點是在於這個字『命』,白話就是『我即是』或者『我擁有』身。

、那佛教不能只有反對其他宗教的見解,不是這樣又不是那樣,到底是怎樣呢?

佛教的主張是五蘊在變化相續的過程中彼此互為因緣,五蘊在剎那剎那的變異中或是一期一期生死中呈現因果關係,而這變化中依賴於因緣的任何一法都不能稱為自我,不但是剎那剎那變異的不是我,一期一期生死中呈現因果關係也不是我。

佛教的無我僅能從因緣變化相續的過程去認識,並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能單獨成立的『無我』,更不是與其他有我論者』的主張而對立的學說! 

相應部24相應第5經也提到的另一種主張『無我』理論的教派。

所以佛教的傳承中有『不能泛說無我』的講法,無我的主張不能脫離緣起法而說,所以從『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』來理解,更有『緣起性空』其實就是緣起無我、更無我所,都是一樣意思。

因緣的泛說也會出問題,因緣不是沒有範圍的講到宇宙外太空,如相應阿含965經那樣問世間有邊無邊。

最後是佛教對於業的說明是跟一般宗教說不同,佛教的業不是其他宗教說所謂的超常力量,中觀系統的觀點:所謂的『業亦無自性』,佛業只是在因緣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,並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業的實質可言。

一般其他宗教或算命師評斷受害者的過去業報,總是推說這受害者過去做了什麼,那樣機械式的想像,那豈不是加害者都可以推說是受害者過去的業了,真是愚蠢的說法。

而佛教經典中就提到,我們所受的苦並非都來自過去所做業,如相應阿含977經。當認為一切都是業,或業盡得解脫都是錯誤觀點流於宿命論。

例如有人講:『一切都是因緣』,其實他的理解跟宿命論者是一樣的。

更重要的是從因緣相續而無我,在前一個剎那後一個剎那,或前期的生命這其的生命,不能說這個就是『我』,或說那是『我的』過去生,所以說有業報而無作者無受者,這也是不一亦不異。

佛教從緣起無我而成立活動性,不是從建立真我成立活動性,緣起既說明流轉生死,也呈現解脫之道。

也因為表達上的困難,古論師常用遮遣的表達方式,僅告訴你不是如何,並非故弄虛玄,如果用粹的,常會粹出一些難以自圓其說,甚至是扭曲的概念。

以上是從早期經典的『非我、非異我、不相在』到『身即是命』『身異命異』最後到論書中講 『不一亦不異』,這是兩種觀點的否定,不是合起來意指什麼難以言說的。

、那解脫者有我嗎?
(一定會有人這麼問,這是我見、我執、堅固難拔的緣故,這個問題可以透過以下的經文來理解)

在清淨道論中覺音論師這麼說:

有苦而無什麼受苦者,有作而無作者的存在,
有滅而無入滅者,有道卻無行者的存在。

SA.962 經中的一段 講到『不來亦不去』的經文

佛告婆蹉種出家:
「如來所見已畢,婆蹉種出家!然,如來見,謂見:『此苦聖諦,此苦集聖諦,此苦滅聖諦,此苦滅道跡聖諦。』作如是知、如是見已,於一切見、一切受、一切生、一切我、我所見、我慢繫著使,斷滅、寂靜、清涼、真實,如是等解脫比丘,生者不然,不生亦不然。」
婆蹉白佛:
「瞿曇!何故說言:『生者不然?』」
佛告婆蹉:「我今問汝,隨意答我。
婆蹉!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,汝見火然不?即於汝前火滅,汝見火滅不?」
婆蹉白佛:「如是,瞿曇!」
佛告婆蹉:
「若有人問汝:向者火然,今在何處?為東方去耶?西方、南方、北方去耶?如是問者,汝云何說?」
婆蹉白佛:
「瞿曇!若有來作如是問者,我當作如是答:『若有於我前然火,薪草因緣故然,若不增薪,火則永滅,不復更起,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去者,是則不然。』」
佛告婆蹉:
「我亦如是說:色已斷、已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已斷、已知,斷其根本,如截多羅樹頭,無復生分,於未來世永不復起,若至東方、南、西、北方,是則不然,甚深、廣大、無量、無數、永滅。」


SA.335
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今當為汝等說法,初、中、後善,善義善味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,所謂第一義空經。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

「云何為第一義空經?諸比丘!眼生時無有來處,滅時無有去處。如是眼不實而生,生已盡滅,有業報而無作者,此陰滅已,異陰相續,除俗數法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,除俗數法。俗數法者,謂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,如無明緣行,行緣識……」廣說乃至「純大苦聚集起。又復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……」如是廣說,乃至「純大苦聚滅。比丘!是名第一義空法經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
在小部經集:
世尊說 : 優波私婆!
滅亡者無有測量基準,因此無可說彼之有無
一切法滅絕時,一切語路亦滅絕。
注:達和法師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