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不一亦不異』並不是『又是一又是異』
他是兩種邊見的否定,指的是在阿含經中常看到的『身即是命』與『身異命異』,異字並不是完全等同差異的意思,以『包含』關係比較接近它的意思,後期的經論典的不一亦不異,就是根據這兩種歸類來的。
一、『身即是命』一種是說所謂的自我、真我、就是這個身心,類似唯物論的主張。另一種是主張這個身心即是我,在死後完全消失,然後在未來有個我跟這現在的身心完全無關,主要的重點是這類主張忽視因緣關係,『即五蘊計我』。
二、『身異命異』是說身心之外有一個真我。這個命字可以理解成真我,靈魂,屬於多數常見論者的觀點,『離五蘊計我』。
經典中常看到的『異我』也是這種意義:
『異』字在漢文字典中有如下意思
- 不同的:『異』乎。『異』說。『異』常。『異』己(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衝突的人)。『異』端(舊時指不符合正統思想的主張或教義,如“『異』『異』邪說”)。『異』化。『異』性。『異』樣。大同小『異』。『異』曲同工。
- 分開:離『異』。『異』居。
- 另外的,別的:『異』日。『異』地。『異』國。『異』鄉。『異』類。
- 特別的:奇『異』。『異』聞。『異』彩。奇才『異』能(特殊的才能)。
- 奇怪:驚『異』。詫『異』。怪『異』。
異字的意義較接近上述第三項『另外的,別的』,與『我』字在一起時,因為佛教不主張任何形式的自我、真我,『異我』指我在這五蘊之外,也就是
我『擁有』五蘊的意思,而不是在強調我與五蘊的『差異』,如果理解成『差異』。經典上常看到的『不異我』就變成『不異就是我』......意思天差第別。
而『不異我』的意思是不要認為五蘊外有我。 經典中『不異我』常與『非我』為一組共同使用,例如常見定型句:
當觀若所有諸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
在,若內、若外,若
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
近,
彼一切悉皆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如
是平等慧正觀。
『彼一切悉皆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』 非我、
不異我 主要就是避免,『即五蘊計我』與 『離五蘊計我』。
那為什麼佛教都要講到五蘊呢?
- 因為不論何種主張,只要他跟五蘊也就是現在的身心無關,那這種宗教說便毫無意義,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。佛陀從五蘊、六入說法還有一項重點,就是彼此有共同的可以驗證的部份,不用問你信不信,或誰來保證這是真實的。
- 而五蘊與六入的差異就一個著重於心法,一個著重於色法,不離於物而說心,但就以某人對於某事物的貪愛來說,他並不是真正緣於外的,實際上是緣於內在慾望的,例如經典上的『非五蘊即受,亦非五蘊異受』這個受是取著的意思跟取支的『取』 同一個字,如果取著的就是五蘊,那自殺就解決問題,如果取著的不是五蘊,那無盡的輪迴也無從解決了。談心法時亦不離色法而說,若以四念處呈現的次第,首先應當觀身的。
這是為什麼說不要離蘊計著有我,那會有人這麼想佛教豈不是『即蘊計我』呢? 並不是,『即蘊計著有我』自然會認為身壞命終更無所有,佛教的『無我』是根據『緣起』來說的,不僅僅是一種觀點與主張。
就單以一個眾生來說或說變化相續的一系列生命序列,當他觸境時主要因原是什麼?
- 如果他這麼想,這個苦樂受來自過去的我所造作,經典上常看到的『苦自作』,此即是常見,認為有什麼東西是不變化的由過去來到現在。
- 若有人見苦樂受與過去的五蘊毫無關連,這就是『苦他作』,斷於因緣,為斷見。
- 那佛教認為的正確見解釋什麼? 若有人見苦樂受,見到他的主因是『觸』因緣故,所以說:苦非自作、非他作,更非餘人所作。這是正見緣起。
總的歸納
- 第一等智慧的人從五蘊觀察『非我』,他不會又在起有一個我在五蘊之外的想法,更何況『我在蘊中,蘊在我中』這種『相在』的想法。
為什麼講非我?因為佛陀當時有各種宗教哲學的主張,你不能硬性的要人接受佛教的『無我』主張,如果那一個蘊是所謂『真我』當這是真理時你有不能否定這樣的主張,為當你確認『五蘊』皆『非我』是真理你在接受這樣的主張才是正確的態度。
我聽過一些唯物論主張或是『身即是命』主張者,常會說你又沒有辦法確定有輪迴,你怎麼能這麼說呢? 但反過來說你也不能確定沒有輪迴阿! ------ 表面上這種主張看似理性和邏輯,其實黏著的可嚴重了。
還有一種主張要有神通才能看到輪迴,表面上看好像也沒什麼問題,其實梵網經中描述的六十二見,去除理論與邏輯推理的類別,請問有多少是依賴神通而來的觀點? 太多了吧。
梵網經中提到佛陀的殊勝知識,其實是指『緣起』,所以就經典的證據神通並不能讓你見到正確的觀點。
第一等智慧的人看到上述『只要他跟五蘊也就是現在的身心無關,那這種宗教說便毫無意義,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。』就會了解了。
(注: 所謂第一等智慧只是依照此生的因緣而說,沒有什麼是不變異的,能接近完成目標可行的,你就應當完成最可行的目標,而不是思維優劣。思維優劣勝敗只會讓人更加愚笨。)
- 第二等的智慧的人,除了依五蘊非我他會在想到五蘊外有我,如小土摶經,有一位比丘在禪定中找常,佛陀就手執小土傳說連這樣的常也沒有。
- 最次等的還會去思維企圖成立五蘊與自我的關係,如我在蘊中、蘊在我中類觀點,所謂的相在,其主張是『自我』與『某一蘊相關』,那五蘊的變化與無常,當所指的任何一蘊變化時,他的主張便無法自圓其說,例如長阿含大緣方便經,有人主張受是自我,若樂受時是自我,變苦的時候呢?如果說苦受是自我,那個樂受的自我消失了? 奧義書也是這類。
這種主張不論怎麼辯解都無法自圓其說。
末學以前就曾誤解這樣的意思,看經典錯誤理解一團混亂,所幸有師兄教我,這個『異』字誤解時經典是都一樣,理解是大不同。
三、『身即是命』『身異命異』這兩種宗教主張之間的差別與優劣:
『身即是命』的主張就大多數的身心經驗來說,這樣的主張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,他比較接近科學的主張,嚴格來說這類的主張的人智能比較好。
但如前面所說,沒看到就說沒有也是奇怪的主張,實際上也不是客觀,也不能說有智慧。
『身異命異』的主張實在屬智能較低劣的一類,思維能力比較差的一類,這種也是數量較多的,你觀察各種宗教教義及信徒分佈數量就知道。
也因為『身即是命』這類人就其身心經驗上來,說並沒有邏輯上的問題,要他接受業報輪迴的觀念是比較困難,更何況緣起四聖諦的道理,所以佛陀對某些人是先講十善法,當對方能接受,才講緣起四聖諦,後代的論師也說:『有我論者常為無我論者所伏』,也有專指這類斷滅的錯誤見解而說『莫墮斷滅空』等等...
另外『身即是命』的人容易傾向及時行樂,容易有道德低劣傾向 。『身異命異』的主張則常有脫離現實,比較會寄望於未來而重視道德良知。
當然這不是一定就如此,這邊講的就能傾向來說,總不是全人類就分成兩類人,其中各有差異。
兩者間的共同點就是他們把命這樣的概念加入他們的思維,這個「命」是所謂的真我,不論是『身即是命』或是『身異命異』這是佛教對這些觀點做區隔的歸類,『身即是命』或是『身異命異』著重點是在於這個字『命』,白話就是『我即是』或者『我擁有』身。
四、那佛教不能只有反對其他宗教的見解,不是這樣又不是那樣,到底是怎樣呢?
佛教的主張是五蘊在變化相續的過程中彼此互為因緣,五蘊在剎那剎那的變異中或是一期一期生死中呈現因果關係,而這變化中依賴於因緣的任何一法都不能稱為自我,不但是剎那剎那變異的不是我,一期一期生死中呈現因果關係也不是我。
佛教的無我僅能從因緣變化相續的過程去認識,並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能單獨成立的『無我』,更
不是與其他『有我論者』的主張而對立的學說!
如
相應部24相應第5經也提到的另一種主張『無我』理論的教派。
所以佛教的傳承中有『
不能泛說無我』的講法,無我的主張
不能脫離緣起法而說,所以從『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』來理解,更有『緣起性空』其實就是緣起無我、更無我所,都是一樣意思。
因緣的泛說也會出問題,因緣不是沒有範圍的講到宇宙外太空,如
相應阿含965經那樣問世間有邊無邊。
最後是佛教對於業的說明是跟一般宗教說不同,佛教的業不是其他宗教說所謂的超常力量,中觀系統的觀點:所謂的『業亦無自性』,佛業只是在因緣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,並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業的實質可言。
一般其他宗教或算命師評斷受害者的過去業報,總是推說這受害者過去做了什麼,那樣機械式的想像,那豈不是加害者都可以推說是受害者過去的業了,真是愚蠢的說法。
而佛教經典中就提到,我們所受的苦並非都來自過去所做業,如
相應阿含977經。當認為一切都是業,或業盡得解脫都是錯誤觀點流於宿命論。
例如有人講:『一切都是因緣』,其實他的理解跟宿命論者是一樣的。
更重要的是從因緣相續而無我,在前一個剎那後一個剎那,或前期的生命這其的生命,不能說這個就是『我』,或說那是『我的』過去生,所以說有業報而無作者無受者,這也是不一亦不異。
佛教從
緣起無我而成立活動性,不是從建立真我成立活動性,緣起既說明流轉生死,也呈現解脫之道。
也因為表達上的困難,古論師常用遮遣的表達方式,僅告訴你不是如何,並非故弄虛玄,如果用粹的,常會粹出一些難以自圓其說,甚至是扭曲的概念。
以上是從早期經典的『非我、非異我、不相在』到『身即是命』『身異命異』最後到論書中講 『不一亦不異』,這是兩種觀點的否定,不是合起來意指什麼難以言說的。
五、那解脫者有我嗎?
(一定會有人這麼問,這是我見、我執、堅固難拔的緣故,這個問題可以透過以下的經文來理解)
在清淨道論中覺音論師這麼說:
有苦而無什麼受苦者,有作而無作者的存在,
有滅而無入滅者,有道卻無行者的存在。
SA.962 經中的一段 講到『不來亦不去』的經文
佛告婆蹉種出家:
「如來所見已畢,婆蹉種出家!然,如來見,謂見:『此苦聖諦,此苦集聖諦,此苦滅聖諦,此苦
滅道跡聖諦。』作如是知、如是見已,於一切見、一切受、一切生、一切我、我所見、
我慢繫著使,斷滅、寂靜、清涼、真實,如是等解脫比丘,生者不然,不生亦不然。」
婆蹉白佛:
「瞿曇!何故說言:『生者不然?』」
佛告婆蹉:「我今問汝,隨意答我。
婆蹉!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,汝見火然不?即於汝前火滅,汝見火滅不?」
婆蹉白佛:「如是,瞿曇!」
佛告婆蹉:
「若有人問汝:向者火然,今在何處?為東方去耶?西方、南方、北方去耶?如是問者,汝云何說?」
婆蹉白佛:
「瞿曇!若有來作如是問者,我當作如是答:『若有於我前然火,薪草因緣故然,若不增薪,火則永滅,不復更起,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去者,是則不然。』」
佛告婆蹉:
「我亦如是說:色已斷、已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已斷、已知,斷其根本,
如截多羅樹頭,無復生分,於未來世永不復起,若至東方、南、西、北方,是則不然,甚深、廣大、無量、無數、永滅。」
SA.335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今當為汝等說法,初、中、後善,善義善味,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,所謂第一義空經。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
「云何為第一義空經?諸比丘!
眼生時無有來處,滅時無有去處。如是眼不實而生,生已盡滅,
有業報而無作者,此陰滅已,異陰相續,除俗數法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,除俗數法。俗數法者,謂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,如無明緣行,行緣識……」廣說乃至「純大苦聚集起。又復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……」如是廣說,乃至「純大苦聚滅。比丘!是名第一義空法經。」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在小部經集:
世尊說 : 優波私婆!
滅亡者無有測量基準,因此無可說彼之有無
一切法滅絕時,一切語路亦滅絕。
注:達和法師翻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