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在閱讀阿姜念的著作時,看到他解釋何為【當下】, 印象很深刻,他的定義很特別,指的並不是【時間】上的【現在】而是【不與煩惱相應的時刻】。
我發現這個定義是有根據的,出現在中阿含165經或中部133經-賢善一夜經。
主要角色是一位天眾、尊者三彌提、佛陀、尊者摩訶迦旃延。
主要問題是 : 關於以下詩頌天子問尊者三彌提,尊者三彌提不了解又去問佛陀,佛陀簡略說法後尊者三彌提又去請尊者摩訶迦旃延詳細解說。
北傳中阿含
佛言:
「慎莫念過去,亦勿願未來,過去事已滅,未來復未至。
現在所有法,彼亦當為思,念無有堅強,慧者覺如是。
若作聖人行,孰知愁於死?我要不會彼,大苦災患終。
如是行精勤,晝夜無懈怠,是故常當說,跋地羅帝偈。」
佛說如是,即從座起,入室宴坐。
南傳中部 (莊春江譯)
世尊這麼說:
「應該不隨過去的而行,應該不期待未來的,
凡過去的已被捨,未來的未到達。
凡現在已生起的法,處處洞察,
不能被征服、不能被動搖,智者應該使之增強。
只有今天應該作的熱心,誰能知明天[是否]死亡?
因為與死神大軍,確實沒有契約。
這樣熱心的住者,日夜不懈怠地,
寂靜的牟尼說:他確實是『賢善一夜者』。」
由於佛陀僅簡略的說出詩頌,並未詳細解釋,於是尊者三彌提又請尊者摩訶迦旃延為他詳細說明。
北傳中阿含 165
尊者大迦旃延告諸比丘:
「諸賢等共聽我所說。諸賢!云何比丘念過去耶?
諸賢!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、意所念愛色,欲相應,心樂,捫摸本,本即過去也。
彼為過去,識欲染著;因識欲染著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念過去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實有意知法可喜、意所念愛法,欲相應,心樂,捫摸本,本即過去也。彼為過去識欲染著,因識欲染著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念過去。諸賢!如是,比丘念過去也。
諸賢!云何比丘不念過去?
諸賢!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、意所念愛色,欲相應,心樂,捫摸本,本即過去也。彼為過去,識不欲染著;因識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念過去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實有意知法可喜、意所念愛法,欲相應,心樂,捫摸本,本即過去也。彼為過去,識不欲染著;因識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念過去。諸賢!如是,比丘不念過去也。
諸賢!云何比丘願未來耶?
諸賢!比丘若有眼、色、眼識未來者,彼未得欲得,已得心願,因心願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願未來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若有意、法、意識未來者,未得欲得,已得心願,因心願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願未來。諸賢!如是,比丘願未來也。
諸賢!云何比丘不願未來?
諸賢!比丘若有眼、色、眼識未來者,未得不欲得,已得心不願,因心不願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願未來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若有意、法、意識未來者,未得不欲得,已得心不願,因心不願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願未來。諸賢!如是,比丘不願未來也。
諸賢!云何比丘受現在法?
諸賢!比丘若有眼、色、眼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欲染著,因識欲染著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受現在法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若有意、法、意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欲染著,因識欲染著已,則便樂彼;因樂彼已,便受現在法。諸賢!如是,比丘受現在法也。
諸賢!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?
諸賢!比丘若有眼、色、眼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,因識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受現在法。
如是,耳……鼻……舌……身……若有意、法、意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,因識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受現在法。
諸賢!如是,比丘不受現在法。
諸賢!謂:世尊略說此教,不廣分別,即從座起,入室宴坐:『慎莫念過去,亦勿願未來,過去事已滅,未來復未至。現在所有法,彼亦當為思,念無有堅強,慧者覺如是。若{學}[作]聖人行,孰知愁於死?我要不會彼,大苦災患終。如是行精勤,晝夜無懈怠,是故常當說,跋地羅帝偈。』此世尊略說,不廣分別,我以此句、以此文廣說如是。諸賢!可往向佛具陳。若如世尊所說義者,諸賢等便可共受持。」
中部133經(莊春江譯)
學友們!怎樣是『隨過去的而行』呢?『我的眼過去時是像那樣的,色是像那樣的。』在那裡,識被欲貪束縛;當識被欲貪束縛時,則歡喜它;當歡喜它時,則隨過去的而行。『我的耳.........
學友們!怎樣是『不隨過去的而行』呢?『我的眼過去時是像那樣的,色是像那樣的。』在那裡,識不被欲貪束縛;當識不被欲貪束縛時,則不歡喜它;當不歡喜它時,則不隨過去的而行。『我的耳.......
學友們!怎樣是『期待未來的』呢?『我的眼未來時會是像那樣的,色會是像那樣的。』設定心在未獲得的獲得上,緣於心的設定,則歡喜它;當歡喜它時,則期待未來的。『我的耳.......
學友們!怎樣是『不期待未來的』呢?『我的眼未來時會是像那樣的,色會是像那樣的。』不設定心在未獲得的獲得上,緣於心的無設定,則不歡喜它;當不歡喜它時,則不期待未來的。『我的耳
學友們!怎樣是『在現在已生起的法上被征服』呢?學友們!凡現在已生起的眼與色這兩者,識在那現在已生起的[法]上被欲貪束縛;當識被欲貪束縛時,則歡喜它;當歡喜它時,則在現在已生起的法上被征服。凡耳與聲音……(中略)
學友們!怎樣是『在現在已生起的法上不被征服』呢?學友們!凡現在已生起的眼與色這兩者,識在那現在已生起的[法]上不被欲貪束縛;當識不被欲貪束縛時,則不歡喜它;當不歡喜它時,則在現在已生起的法上不被征服。凡耳與聲音……(中略)
在瑜珈師地論提到前五門為現量,意門通三世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阿姜念 : 【當下 - 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時刻】,禪師就這麼簡短的一句,可以濃縮中阿含165經。
不論修奢摩它或修毗婆舍那,欲貪會拉離所緣,不是時間上的問題,而在意門對象上六種法所緣也必須判斷是否為概念。
谢谢师兄!
回覆刪除“當下“是不與煩惱相應的時刻。 -阿姜念
禪師就這麼簡短的一句,可以濃縮中阿含165經。!
赞! 赞! 赞!
如果師兄要看念師的身念處禪觀修法,末學建議要先看過攝阿毗達摩義論 (其注解書是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- 著名學者菩提法師整理)。
刪除接著看清淨道(佛音論師),再回頭看念師的身念處禪觀修法,會看到更深刻的部分。
攝阿毗達摩義 是南傳比丘學習南傳七論之前必定要先學的部分。網路上有很多教學資源。
目前流傳的《阿毗達摩概要精解》是帕奧系翻譯的版本,其中譯者刪除了很多不利於帕奧系的內容,並且按照此派別的偏向性修改了內容,想研習者不能不注意。目前有Anicca賢友依據原文做出修正與還原。
回覆刪除舉例:
書中的助讀說明是由美國菩提長老(Bhikkhu Bodhi)與緬甸烏·雷瓦達達摩長老(U Rewata Dhamma)兩位長老所寫,而英文原文是:
Mind-door cittas can also cognize an object belonging to any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--past,present, or future--or on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ime(kālavimutta)
尋法比丘漢譯:
意門心也能識知過去、現在與未來任何一時的所緣,或是與時間無關(kālavimutta)的所緣。
Anicca修正:
意門心也能識知任一屬於三時的所緣--過去的、現在的與未來的,或是與時間無關(kālavimutta)的所緣。
再舉例:
原文:
Kathaṁ? Avijjā, saṅkhārā atīto addhā; jāti, jarāmaraṇaṁ anāgato addhā; majjhe attha paccuppanno addhā ti tayo addhā.
How? Igorance and kammic formations belong to the past; birth and decay-and-death belong to the future; the intermediate eight factors belong to the present. Thus there are there periods.
尋法比丘漢譯:
如何?無明與行屬於過去世;生及老死屬於未來世;中間八支屬於現在世。如是一共有三時。
Anicca修正:
如何?無明與行屬於過去時;生及老死屬於未來時;中間八支屬於現在時。如是一共有三時。
老實說,目前的翻譯的誤差,很可怕,這也是當年我略讀後,評判非屬正法,而捨去,後來才知原文不是這樣說。
我知道尋法比丘那本沒有被菩提法師認可。也沒這位Anicca講得這麼嚴重
刪除集異門論三卷十四頁云:過去世云何?答:諸行已起,已等起;已生,已等生;已轉,已現轉;已聚集,已出現。落謝過去,盡滅離變。過去性,過去類,過去世攝;是謂過去世。
為什麼提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?
意思就是說漢傳有部論典的傳統解釋就是這樣
應該是天馬師兄"世和時"自己搞不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