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

回應這裡錯那裡錯了的文章, 希望自己經典不要解讀錯誤就好了


相應部41相應7經/苟達多經(質多相應/處篇/弟子記說)(莊春江譯)
  有一次,尊者苟達多住在麻七迦三達的野生芒果林中。
  那時,屋主質多去見尊者苟達多。抵達後,向尊者苟達多問訊,接著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好後,尊者苟達多對屋主質多這麼說:

  「屋主!這A.無量心解脫、B.無所有心解脫、X.空心解脫、C.無相心解脫,1.這些法為不同含義、不同文辭呢?2.或者為一種含義,但只是文辭不同呢?」 

  「大德!有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、不同文辭,又,大德!有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是文辭不同。

  1.大德!什麼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、不同文辭呢?

 [A.無量心解脫]
  大德!這裡,比丘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,像這樣第二方,像這樣第三方,像這樣第四方,像這樣上下、橫向、到處,對一切如對自己,以與慈俱行之心,以廣大、以出眾、以無量、以無怨恨、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。以與悲俱行之心……(中略)以與喜悅俱行之心……(中略)以與平靜俱行之心遍滿一方後而住,像這樣第二方,像這樣第三方,像這樣第四方,像這樣上下、橫向、到處,對一切如對自己,以與平靜俱行之心,以廣大、以出眾、以無量、以無怨恨、以無惡意之心遍滿全部世間後而住。
  大德!這被稱為無量心解脫。

 [B.無所有心解脫]
  大德!什麼是無所有心解脫呢?大德!這裡,比丘超越一切識無邊處後[而知]:『什麼都沒有』,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,大德!這被稱為無所有心解脫。

[X.空心解脫]
  大德!什麼是空心解脫呢?大德!這裡,比丘到林野,或樹下,或空屋,像這樣深慮:『這我或我所是空的。』大德!這被稱為空心解脫。

[C.無相心解脫]
  大德!什麼是無相心解脫呢?大德!這裡,比丘以一切相的不作意,進入後住於無相心定,大德!這被稱為無相心解脫。
  大德!這是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、不同文辭。

  2.大德!什麼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有文辭不同呢? 

 [A.無量心解脫]  大德!貪是量的作者;瞋是量的作者;癡是量的作者,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,根已被切斷,就像無根的棕櫚樹,成為非有,為未來不生之物。大德!對所有無量心解脫之所及,[X.空心解脫] 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,而那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的、瞋空的、癡空的。
 [B.無所有心解脫]
  大德!貪是件東西;瞋是件東西;癡是件東西,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,根已被切斷,就像無根的棕櫚樹,成為非有,為未來不生之物。大德!對所有無所有心解脫之所及,[X.空心解脫] 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,而那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的、瞋空的、癡空的。
[C.無相心解脫]
  大德!貪是相的作者;瞋是相的作者;癡是相的作者,煩惱已盡的比丘那些已被捨斷,根已被切斷,就像無根的棕櫚樹,成為非有,為未來不生之物。大德!對所有無相心解脫之所及,[X.空心解脫]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,而那不動心解脫貪是空的、瞋是空的、癡是空的。

  大德!這是法門,由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有文辭不同。」

  「屋主!這是你的獲得,屋主!這是你的好獲得,你有在甚深佛語上涉入的慧眼。」



SN 41.7
<一>.主要問題
1.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不同含義、不同文辭。
2.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是文辭不同。
我們看經典是不是應就主問題來看待他要表達的?

<二>.有很明確的修法的描述,以及可以看出明顯所緣差異。
四無量心 - 所緣: 有情  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
無所有處定 - 所緣: 比丘超越一切識無邊處 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
非想非非想處定 - 所緣: 比丘以一切相的不作意 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

有師兄說: 一是把無所有心解脫之後,再增加個阿那含以上聖者獨有的不動心解脫。(這種講法是錯的,根本把聖者的不動混為一談)

仔細看經文,他在回答 (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是文辭不同) 每一種禪定修法後面都接 [X.空心解脫] 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,而那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的、瞋空的、癡空的。

不動心解脫在此經SN 41.7文中看不出明顯所緣是什麼。

<三>.四無色定這裡不是故意略去其他兩種,這有原因的!

因為無所有處定要超越識無邊處所緣而獲得,而識是究竟法所緣
非想非非處想定也他要終止想與受,也是究竟法所緣

分成究竟法所緣、概念法所緣,你或許又會問為什麼這裡不講識無邊與非想非非處定?

因為四種無色定都是所緣超越所證得,其實都是第四禪。
而非想非非處定是前三個無色定的等流果報。

這是為什麼前面問 (到底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)

請記住(到底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)

這是質多長者回答:此法門而這些法為一種含義,但只是文辭不同

我舉一個例子
四無量心所緣畢竟是有情的概念,有情的概念"眾生見"就是"我見"怎麼連接到『這我或我所是空的』的不動心解脫?

慈心禪的失敗是貪愛黏著
悲心禪的失敗是同憂同愁
喜心禪的失敗是同歡同樂
捨心禪的失敗是無智捨--引自VISM

質多長者是說: 對所有無量心解脫之所及, 不動心解脫被說為其中之第一,而那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的、瞋空的、癡空的。---- 這是就效果說的!
後來大乘又講了無(所)緣慈, 一種超越"眾生見"的慈,這是從四無量心再做有情想的超越。

另外兩個所緣差異,成就者的效果是什麼? 可以參閱 VISM 當然也要有阿毗達摩作為基礎。(印順導師空之探究那篇也有講到)

所緣差異要知道,效果是什麼要知道,這樣就不會什麼都混為一談。

接著就是這個不對那個不對。但到底是名詞不同? 修法的實質內容不同? 所緣不同? 成就的效果不同? 從來也沒搞清楚過。


然而這些都是不究竟的,包含[X.空心解脫]也是不究竟的,不要忘記這經是就各種修法效果來說的它們的共通點是能導向 [X.空心解脫] 貪空的、瞋空的、癡空的。

在SA.80 

若於空未得者,而言我得無相、無所有、離慢知見者,無有是處。 

就說明了並不是 [X.空心解脫] 特別高深!

云何為聖弟子{及}見清淨?」(不是某師兄說阿那含以上聖者獨有)

SA.80
  云何為聖弟子{及}見清淨?」
  比丘白佛:
  「佛為法根、法眼、法依,唯願為說!諸比丘聞說法已,如說奉行。」

  佛告比丘:
[X.空心解脫] (這是底下都是專屬佛教對無我觀的修法觀五蘊的無常、苦、無我)

  SA.80「若比丘於空閑處,樹下坐,善觀色無常、磨滅、離欲之法。
  如是,觀察受……想……行……識無常、磨滅、離欲之法;觀察彼陰無常、磨滅、不堅固、變易法,心樂清淨解脫,是名為空。
  如是觀者,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。

上述明確的講到以五蘊為所緣! 

  復有正思惟三昧,觀色相斷;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相斷,是名無相。
  如是觀者,猶未離慢知見清淨。
        (這裡的無相也不同於SN 41.7的無相)

上述講到以六想為所緣! 

  復有正思惟三昧,觀察貪相斷;瞋恚、癡相斷,是名無所有。
  如是觀者,猶未離慢知見清淨。
         (有一類人果報心為喜俱智相應無行,他修止觀皆迅速本身煩惱也薄弱,這樣利根人的是跳過這段)

上述講到以六識為所緣! 

  復有正思惟三昧,觀察[我、]我所從何而生?

上述講到以法為所緣! 

  {復有正思惟三昧}觀察我、我所,從若見、若聞、若嗅,若嘗、若觸、若識而生。

  復作是觀察:若因、若緣而生識者,彼識因緣為常,為無常?
  復作是思惟:若因,若緣而生識者,彼因、彼緣皆悉無常。
  復次,彼因、彼緣皆悉無常,彼所生識云何有常!
  無常者,是有為行,從緣起,是患法、滅法、離欲法、斷知法,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。

上述講到如理作意於緣起! 

  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,如是廣說。」
  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SA.80可沒跟你講四禪八定!
SN 41.7 的無相、無所有  其方法是不同於SA.80所描述,然兩者間也有著相似的效果,在SN 41.7 質多長者的說法是都可以導向佛教的方法即  [X.空心解脫]這在SA.80 變成基礎了!

<四>.
底下是印順導師的看法,也提到歷代論師對此二經的解說:
http://yinshun-edu.org.tw/zh-hant/book/export/html/3516

『瑜伽論』解說為:「依觀諸行無常性忍,由世間智,於無我性發生勝解(4),心向於清淨解脫。

無相三昧觀色、聲等六境相斷。「斷」是什麼意義?


『大毘婆沙論』引「法印經說:若觀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相而捨諸相,名無相定,彼觀境界相而捨有情相」。

『瑜伽論』說:「於眼所識色,乃至意所識法,等隨觀察,我我所相不現行故,說名為斷」(5)

(印順導師的看法: )依論師的意見,是捨斷有情相的。然依無相三昧的通義,境相不外乎色等六境;六境相斷,就是「於一切相不作意」的無相三昧。

無所有三昧觀貪、瞋、癡相斷,觀察而不起現行,說名為斷。這樣的三三昧,都還沒有離慢,知見也沒有清淨。慢māna,論師解說為「增上慢」,「麤我慢」,就是修行者自以為能修能證,覺得自己勝過別人的慢心。

<五>. 有些人提出這樣的論調
他的意思是不必觀察(名色)五蘊,而只是要產生某種身心效應,乍聽之下好像是對的。

他又說:

佛陀在《相應部47.8經》如此形容慧觀:修慧觀就像國王的廚子。聰明的廚子把煮好的食 物送給國王食用,他會觀察國王對食物的反應:哪些食物被吃光了?哪些食物都不碰?從中瞭解國王的口味,知道以後煮食該如何調整,這是經典對慧觀相當寫實的 形容。並非如南傳佛教所言,必須硬性經過種種智階─從名色分別智…乃至進入怖畏現起智…等等。

乍看之下好像也是對的。

我來說一下差異在哪,因為佛陀在時有人去請教法呢,佛陀顯然可以因為對象不同給予適當的教導,不管聽不懂或進步了都可以在去問佛陀,可是阿毗達摩的對象是什麼人?

用這種方式批判阿毗達摩的諸論師實在是不公平,我是心懷感激啦,仔細看像法集論,他有在辯論嗎? 沒有,反倒是他實踐修行的心得,你把他當成純理論他就是哲學抽象概念。

在SA.259

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:「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,欲求無間等法,云何方便求?思惟何等法?」
舍利弗言:「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,欲求無間等法,精勤思惟:『五受陰為、為癰、為、為、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』所以者何?是所應處故。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,得須陀洹果證。」

這經從  未得無間  等講到  阿羅漢 ,哪個不用觀察五蘊?

講這種: 不必觀察(名色)五蘊,而只是要產生某種身心效應

那你的禪修所緣是什麼?  煩惱又從哪來?  難道不就是這五取蘊嗎?
還是是宇宙外太空有什麼導致你苦? 還是苦的概念? 還是無常的概念?

佛陀或大弟子們講的各有對象不同,有深有淺,而阿毗達摩是沒有對象的,是不討論四究竟法以外的,這就是差異,阿毗達摩論師要次第詳細的講清楚,而沒有對象,因為相應的要在他們掛了之後才出現。

像這位朱教授就從部分經典,產生偏見,又從部分經典提出這類強烈又不通的指控,看起來不是喜俱(樂觀正向) 的,這也就算了。

我在看他的文章中描述禪修的方式,看來也不像是(智相應) 。
但是非常有自信,這種無比的自信可能導致他對阿毗達摩論師不能生起恭敬心。

最難過的是我很恭敬的師兄在讀這種文章,這位教授的文章我看了覺得頗浪費時間,他的傲慢自大讓他淺深次第搞不清楚。



<六>. 非善非惡 VS 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,已生善法令增

SA.178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猶如有人火燒頭衣,當云何救?」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起增上欲,慇懃方便時救令滅。」
佛告比丘:「頭衣燒然尚可暫忘,無常盛火應盡斷。為斷無常火故,已生惡不善法當斷,起欲、精勤、攝心。斷何等無常法故,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,起欲、方便、攝心增進?謂色無常故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當斷故,已生惡不善法令斷,起欲、方便、攝心增進……」廣說乃至……。
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如無常經,如是過去無常、未來無常、現在無常、過去未來無常、過去現在無常、未來現在無常、過去未來現在無常八經,亦如上說。
如已生惡不善法當斷故,如是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、未生善法令生、已生善法令增廣故,起欲、方便、攝心增進八經,亦如上說。

如當斷無常三十二經,如是當知、當吐、當盡、當止、當捨、當滅、當沒一一三十二經,廣說如上。


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,已生善法令增

佛陀也是這樣教,有對象的差異,不是一開始就非善非惡。
"一開始就非善非惡" 這種打高空我以前也常說,或許那位大禪師有這種程度,總是含含糊糊,也不想批判他。

寧可從基礎的先做,保持正向樂觀積極主動的心,恭敬看待阿毗達摩論師與清淨道,這些論師並沒有特定對象,他們就是快掛了留下他們所學的,所以每個次第仔細的說,有明確的方法就像初禪友五禪支你可以去驗證。

還有他對帕奧禪師的及期禪修系統的批評,我也覺得很不公允,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過燃燈禪師,他教慈心禪、安般、界差別,都很重視喜與樂,哪裡不重視了?

阿毗達摩義論所整理的法集論的部分,喜俱智相應無行就是連接奢摩他毗婆舍那的最佳果報心,哪裡不重視喜、樂?

這位朱教授我實在沒時間批他,工作很忙,也想把時間省下來研究阿毗達摩與清淨道,期待這位過去對我幫助很大的師兄遠離愚痴人。


最後

我講一個寂靜禪林的開印法師講的演講內容,和菩提法師概要精解中的一句

開印法師他說他做 : 臨終關懷,就算有基督徒天主教徒要他講"哈里路亞" 他也肯阿,因為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令他心喜悅,而不是宗教外殼(概念)。

菩提法師概要精解
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,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,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。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,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。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(yoniso manasikara)之下,人們才能超越概念,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。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。
開印法師講攝阿毗達摩,我覺得很喜悅與感激,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,對於大乘佛教或其他宗教信仰也不會排斥,有深有淺對嗎?


"哈里路亞"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