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

界差別


瑜珈師地論的六界差別

云何界差別所緣。謂六界差別。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。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。
[]
云何地界。地界有二。一內二外。內地界者。謂此身中內別堅性。堅[>]所攝地地所攝。親附執受。
外地界者。謂外堅性。堅[>]所攝地地所攝。非親附非執受。
又內地界其事云何。謂髮毛爪齒。塵垢皮肉。骸骨筋脈。肝膽心肺。脾腎肚胃。大腸小腸。生藏熟藏。及糞穢等。名內地界。
又外地界其事云何。謂瓦木塊礫樹石山巖。如是等類名外地界。
[]
云何水界。水界有二。一內二外。
內水界者。謂此身中內別濕性。濕潤所攝水水所攝。親附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淚汗洟唾。肪膏脂髓。熱痰膿血。腦膜尿等。名內水界。
外水界者。謂外濕性。濕潤所攝水水所攝。非親附非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。如是等類名外水界。
[]
云何火界。火界有二。一內二外。
內火界者。謂此身中內別溫性。溫熱所攝煖煖所攝。親附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於身中所有溫煖。能令身熱等熱遍熱。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噉所甞易正消變。彼增盛故墮蒸熱數。如是等類名內火界。
外火界者。謂外溫性。溫熱所攝煖煖所攝。非親附非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於人間依鑽燧等牛糞末等以求其火。火既生已能燒牛糞。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。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國國分。或復所餘如是等類名外火界。
[]
云何風界。風界有二。一內二外。
內風界者。謂此身中內別風性。風飄所攝輕性動性。親附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內身中有上行風有下行風。有脇臥風。有脊臥風。有腰間風有臗間風。有小刀風。有大刀風。有針刺風有畢鉢羅風。有入出息風有隨支節風。如是等類名內風界。
外風界者。謂外風性。風飄所攝輕性動性。非親附非執受。其事云何。謂在身外有東來風有西來風。有南來風有北來風。有有塵風有無塵風。有狹小風有廣大風。有毘濕婆風有吠藍婆風。有風輪風有時大風。卒起積集折樹頹牆崩山蕩海。既飄鼓已無所依憑自然靜息。若諸有情欲求風者。動衣搖扇及多羅掌。如是等類名外風界。
[]
云何空界。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。由此吞咽。於此吞咽既吞咽已。由此孔穴便下漏泄。如是等類說名空界。
[]
云何識界。謂眼耳鼻舌身意識。又心意識三種差別是名識界。

若諸慢行補特伽羅。於界差別作意思惟。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。無復高舉憍慢微薄。於諸慢行心得清淨。是名慢行補特伽羅。
由界差別淨行所緣。

清淨道論第十一說定品中的四界差別

(二)四界差別的修習(11-018)
今在食厭想之後,來解釋前所提示的「一差別」(11-019) 的四界差別的修習。
(四界差別的語義)
這裡的「差別」是以辨別而確定之義。
四界的差別為「四界差別」。界的作意,界的業處與四界差別(三者)是同一意義。
(四界差別的經典)
來敘述這四界差別,經中有略與詳二種:
略的如《大念處經》(11-020) 所述;
詳的如《大象跡喻經》(11-021) 《羅(+)羅教誡經》(11-022) 及《界分別經》(11-023) 所述。
(1)(大念處經說)
那裡說(11-024) 諸比丘!譬如精練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弟子,殺了牛, [348]坐於四衢大道,把它割截成一片一片的。諸比丘!比丘也這樣的觀察此身如其所處,如其所置,從界而觀:此身中,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」,在大念處經中是為有利慧而修界業處的人這樣簡略地說的。

此文的全意如下:譬如善巧的屠牛者冶幫他工作的弟子,殺了牛,分剖之後,坐於稱為通達四方的大路中心處的四衢大道,把它的肉割截成一片一片。

同樣的,比丘觀此依四威儀的任何行相而住為「如其所處」,或因如其所處即為「如其所置」的身,依界而如是觀察:「於此身中有地界乃至風界」。

這畢竟作如何說?

譬如屠牛者的飼牛,牽牛至屠場,捆好它放於屠場上,殺其牛,見牛的被殺而死,直至未曾割截它的肉成為一片一片之時,他的「牛」的想還沒有消失;但到了割截了它的肉(成為碎片)而坐下來的時候,便消失了「牛」的想,產生了「肉」的想,他決不會這樣想:「我賣牛,此人來買牛」,可是他想:「我賣肉,此人來買肉」。

同樣的,比丘以前為愚痴凡夫時,在家時及初出家時,直至未作分析這具體之身如其所處如其所置及未曾依界而觀察之時,他的「有情」「人」「補特伽羅」的想未曾消失。但他從界而觀察之時,則消失了有情之想,並依於界而建立其心。
所以世尊說:「諸比丘!譬如精練的屠牛者或......乃至坐;同樣的,比丘......乃至風界」。
(2)(大象跡喻經說)
次於大象跡喻經中說 :
諸賢!什麼是『內地界』?那內自身的聖的,固體的,所執持的,即髮、毛(爪、齒、皮、肉、腱、骨、骨髓、腎、心臟、肝臟、肋膜、脾臟、肺臟、腸、腸間膜、胃中物)糞,或任何其他在內自身的堅的,固體的,所執持的;諸賢!是名內地界」。 [349]
「 諸賢!什麼是『內水界』?那內自身的水,似水的(液體)所執持的,即膽汁(痰、膿、血、汗、脂、淚、膏、唾、涕、關節滑液)尿,或任何其他內身的水,似水的,所執持的;諸賢!是名內水界」。
「 諸賢!什麼是『內火界』?那內自身的火,似火的(熱),所執持的,即以定而熱,以它而衰老,以它而燃燒,及以它而使食的飲的嚼的嘗的得以消化的,或任何其他內自身的火,如火的,所執持的;諸賢!是名內火界」。
「諸賢!什麼是『內風界』?那內自身的風,似風的(氣體),所執持的,即上行風,下行風,腹外風,腹內風,肢體循環的風,入息,出息,或任何其他內自身的風,似風的,所執持的;諸賢!是名內風界」。
這是對於甚利慧而修界業處的人詳細敘述的,還有在羅候羅教誡經及界分別經也這樣詳述的。
(經典文句的解釋略去....

(四界差別的修法)
至於修習的方法:
(一)利慧的比丘,若依「髮是地界,毛是地界」這樣的的詳細的而取,則未免感到太遲緩,故只依「堅硬相的是地界,粘結相的是水界,遍熟相的是火界,支持相的是風界」這樣的作意,他的業處便得明了。
(二)不很利慧的人,若如前者的作意,則(他的業處)成黑暗而不明顯,所以要依前述的詳細方法作意才得明了。怎麼呢?
譬如兩位比丘在念誦許多重復的經典,那利慧的比丘,只一回兩回詳述重復之處,以後便(省略重復之處)只誦其首尾而已。
那不很利慧的人這樣說道:「此人怎麼誦的!連上下的嘴唇都不接觸一下。像這樣誦,那一天才會精通經典」?他自己則完全詳誦所有重復之處。
那利慧的人說:「此人怎樣誦的!好像不讓它終結似的,像這樣誦,那一天才會誦完經典呢」?同樣的,利慧者若依髮等而詳細取界,則未免感到太遲緩。
所以只以「堅硬相是地界」等的簡略方法而作意,他的業處更得明了。那不利慧者若這樣作意,則成黑暗而不明顯。所以他要依髮等詳細作意而得明了。
(利慧者的修法之一)
是故先說欲業處的利慧者,獨居靜處,念慮於自己的全色身:「於此身中,堅性或固性的是地界,粘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, 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,支持性或浮動性的是風界」。[352]
他這樣簡略地取了諸界,當數數地念慮作意及觀察「地界、水界」的僅是界而非有情非壽者的身。這樣精進,不久之後,取得照界差別慧,生起他的──以自性法為所緣的未達安止只是近行的 ──定。
(利慧者的修法之二)
或者為示四大種而非有,如法將(舍利弗)所說的四部分(11-031) 「因骨腱因肉因皮包圍空間而稱為色」。於它們(四部分)之間,用智手來一一分別。以前面「堅性或固性的是地」等的同樣方法而取了諸界,當數數地念慮作意及觀察「地界、水界」的僅是界而非有情非壽者的身這樣精進,不久之後,取得照界差別慧,生起他的──以自性法為所緣的未達安止只是近行的──定。
這是略說四界差別的修法。
(不很利慧者的修法)
(內容龐大詳細略去....請參照原本)
(四界差別的功德
勤於四界差別的比丘,洞察空性,滅有情想。因他滅了有情之想,不會去分別猛獸、夜叉、羅剎等,克服恐怖,克制不樂與樂,不於善惡取捨,成大慧者,得至究竟不死(的涅槃)或來世而至善趣。
有慧的瑜伽者, 當常修習── 這有大威力的四界差別, 那也是勝師子的游戲。這是修習四界差別的解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論上的界差別觀,似乎都沒有完整的提到十二個特性
南北傳都掌握了相同的重點

瑜珈師地論中說到: 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...
清淨道論中提到:洞察空性,滅有情想。因他滅了有情之想...

界差別跟不淨觀意趣也是相同的,其實安那般那要做內身的不淨觀也可以說是非常容易的事,十遍要觀內身的不淨也是非常容易的,有師兄說他什麼都是過了就是沒試過不淨觀,ㄏ末學覺得非常奇怪......這題外話,為什麼奇怪就不講了 XD

界差別不知道是不是在不淨觀比丘自殺事件後發展出來的....?
覺音論師引用的譬喻相當於「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經」,屠牛的譬喻真是非常傳神的...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