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聽到這樣:
有一次,世尊住在王舍城溫泉園。
那時,尊者三彌提在破曉時起來後,前往溫泉洗澡。
在溫泉洗澡後起來,然後著單衣站著弄乾身體。
那時,當夜已深時,容色絕佳的某位天神使整個溫泉園發光後,去見尊者三彌提。抵達後,站在空中以偈頌對尊者三彌提說: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比丘!你不先享受然後乞食,你不於享受後乞食,
比丘!你要先享受然後乞食,你不要讓時間溜走!」
( 三彌提尊者說:)「時間我不知道,被隱藏的時間不被看見,
因此,我不先享受然後乞食,我不要讓時間溜走!」
那時,那位天神站到地上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: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比丘!你年輕出家,黑髮的青年,具備青春的幸福,在人生之初期,不在欲中娛樂,比丘!你要享受人之欲,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。」
( 三彌提尊者說:)「朋友!我沒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,但,朋友!我捨斷耗時的而追逐直接可見的,因為,朋友!由世尊所說:欲是耗時的、多苦的、多絕望的,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,而此法是直接可見的、即時的、請你來見的、能引導的、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比丘!怎樣是由世尊所說:欲是耗時的、多苦的、多絕望的,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呢?怎樣是此法是直接可見的、即時的、請你來見的、能引導的、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呢?」
( 三彌提尊者說:)「朋友!我是新人,出家不久,剛來到這法、律中,我不能詳細解說它,那位世尊、阿羅漢、遍正覺者住在這王舍城溫泉園,你去見世尊,然後問這個道理,你應該依據世尊的解說憶持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比丘!我們不易見到那位世尊,因為被其它有大權勢的諸天圍繞。 比丘!如果你去見世尊,然後問這個道理,我們也會為聽法而跟去的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好的。」
尊者三彌提回答那位天神後,去見世尊。抵達後,向世尊問訊,接著在一旁坐下。在一旁坐好後,尊者三彌提對世尊這麼說:
「大德!這裡,我在破曉時起來後,到溫泉洗澡。
在溫泉洗澡後起來,然後著單衣站著弄乾身體。
那時,當夜已深時,容色絕佳的某位天神使整個溫泉園發光後,來見我。抵達後,站在空中以偈頌對我說:
『比丘!你不先享受然後乞食,你不於享受後乞食,
比丘!你要先享受然後乞食,你不要讓時間溜走!』
大德!當這麼說時,我以偈回應那位天神:
『時間我不知道,被隱藏的時間不被看見,
因此,我不先享受然後乞食,我不要讓時間溜走!』
大德!那時,那位天神站到地上對我這麼說:『比丘!你年輕出家,黑髮的青年,具備青春的幸福,在人生之初期,不在欲中娛樂,比丘!你要享受人之欲,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。』
大德!當這麼說時,我這麼回答那位天神:『朋友!我沒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,但,朋友!我捨斷耗時的而追逐直接可見的,因為,朋友!由世尊所說:欲是耗時的、多苦的、多絕望的,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,而此法是直接可見的、即時的、請你來見的、能引導的、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。』
大德!當這麼說時,那位天神對我這麼說:『比丘!怎樣是由世尊所說:欲是耗時的、多苦的、多絕望的,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呢?怎樣是此法是直接可見的、即時的、請你來見的、能引導的、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呢?』
大德!當這麼說時,我這麼回答那位天神:『朋友!我是新人,出家不久,才剛來到這法、律中,我不能詳細解說它,那位世尊、阿羅漢、遍正覺者住在這王舍城溫泉園,你去見世尊,然後問這個道理,你應該依據世尊的解說憶持。』
大德!當這麼說時,那位天神對我這麼說:『比丘!我們不易見到那位世尊,因為被其它有大權勢的諸天圍繞,比丘!如果你去見世尊,然後問這個道理,我們也會為聽法而跟去的。』
( 以上為三彌提尊者向世尊再次說他的經歷)
( 三彌提尊者說:)大德!如果那位天神之語是真實的,那位天神就在此不遠處。」
當這麼說時,那位天神對尊者三彌提這麼說:
「問吧!比丘!問吧!比丘!我已到此。」
( 世尊說 1: )那時,世尊以偈頌對那位天神說:
「認知能被講述的之眾生,在能被講述的之上建立,
不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,被死神束縛。
遍知能被講述的之後,不思量被講述的,
因為,他能被說的,對他來說不存在。
夜叉!如果你了知,請你說。」
Atha kho bhagavā taṃ devataṃ gāthāhi ajjhabhāsi–
“Akkheyyasaññino sattā, akkheyyasmiṃ patiṭṭhitā;
Akkheyyaṃ apariññāya, yogamāyanti maccuno.
“Akkheyyañca pariññāya, akkhātāraṃ na maññati;
Tañhi tassa na hotīti, yena naṃ vajjā na tassa atthi.
Sace vijānāsi vadehi yakkhā”ti.
雜阿含1078:
「眾生隨愛想,以愛想而住,以不知愛故,則為死方便。」
「若知所愛者,不於彼生愛,彼此無所有,他人莫能說。」
「汝解此義者,便可發問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大德!我不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,請世尊為我說明,以便我能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,那就好了!」
“Na khvāhaṃ, bhante, imassa bhagavatā saṅ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mi. Sādhu me, bhante, bhagavā tathā bhāsatu yathāhaṃ imassa bhagavatā saṅ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ṃ jāneyyan”ti.
( 世尊說 2: )「凡思量:相同、殊勝或卑劣者,他可能因為那樣而爭論, 當對三種慢不動搖時,對他來說沒有『相同或殊勝』。 夜叉!如果你了知,請你說。」
“Samo visesī uda vā nihīno, yo maññatī so vivadetha tena.
Tīsu vidhāsu avikampamāno, samo visesīti na tassa hoti.
Sace vijānāsi vadehi yakkhā”ti.
雜阿含1078:
「見等、勝、劣者,則有言論生,三事不傾動,則無軟、中、上。」
「解此義者,則可發問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大德!我也不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,請世尊為我說明,以便我能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,那就好了!」
“Imassāpi khvāhaṃ, bhante, bhagavatā saṅkhittena bhāsitassa na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mi. Sādhu me, bhante, bhagavā tathā bhāsatu yathāhaṃ imassa bhagavatā saṅ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ṃ jāneyyan”ti.
( 世尊說 3: )「捨斷名稱,不來到勝慢,他在這裡切斷對名色的渴愛, 那繫縛已被切斷、無苦、無欲者,當遍求時, 諸天、人們在這裡或他處;在天界或一切住處,都得不到。 夜叉!如果你了知,請你說。」
“Pahāsi saṅkhaṃ na vimānamajjhagā, acchecchi taṇhaṃ idha nāmarūpe.
Taṃ chinnaganthaṃ anighaṃ nirāsaṃ, pariyesamānā nājjhagamuṃ.
Devā manussā idha vā huraṃ vā, saggesu vā sabbanivesanesu.
Sace vijānāsi vadehi yakkhā”ti.
雜阿含1078:
「斷愛及名色,除慢無所繫,寂滅息瞋恚,離結絕悕望,不見於人天,此世及他世。」 「解此義者,乃可發問。」
( 夜叉天神說 : )「大德!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:
『在任何一切世間中,不應該以身、語、意作惡, 捨斷諸欲後,有念、正知,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。』」
“Imassa khvāhaṃ, bhante, bhagavatā saṅkhittena bhāsitassa evaṃ vitthārena atthaṃ ājānāmi–
“Pāpaṃ na kayirā vacasā manasā,
Kāyena vā kiñcana sabbaloke.
Kāme pahāya satimā sampajāno,
Dukkhaṃ na sevetha anatthasaṃhitan”ti.
Nandanavaggo dutiyo.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1.容色絕佳的某位天神,而在經典的後段佛陀稱他為夜叉,他在年輕的尊者三彌提洗澡後出現,傳說中阿修羅女可以變化隱藏其恐怖的樣貌,而呈現美麗誘人的形象,也會引誘並吃掉男性人類。
( 夜叉天神說 : )『比丘!你年輕出家,黑髮的青年,具備青春的幸福,在人生之初期,不在欲中娛樂,比丘!你要享受人之欲,不要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。』
三彌提尊者非常有正志
( 三彌提尊者說:)「朋友!我沒捨斷直接可見的而追逐耗時的,但,朋友!我捨斷耗時的而追逐直接可見的,因為,朋友!由世尊所說:欲是耗時的、多苦的、多絕望的,那裡面有更多的過患,而此法是直接可見的、即時的、請你來見的、能引導的、智者應該自己經驗的。」
2. SN.01.20 佛陀講詩句是不是這經所說的?
相應部22相應76經/阿羅漢經(蘊相應/蘊篇/修多羅)(莊春江譯)
起源於舍衛城。
「比丘們!色是無常的,凡無常者都是苦的,凡苦者都是無我,凡無我者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:『這不是我的,我不是這個,這不是我的真我。』受……(中略)想……(中略)行……識是無常的,凡無常者都是苦的,凡苦者都是無我,凡無我者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:『這不是我的,我不是這個,這不是我的真我。』
比丘們!當這麼看時,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,在受上厭,在想上厭,在行上厭,在識上厭;厭者離染,經由離貪而解脫,當解脫時,有『[這是]解脫』之智,他了知:『出生已盡,梵行已完成,應該作的已作,不再有這樣[輪迴]的狀態了。』
比丘們!所有眾生住處之所及,乃至到有之頂點為止,在世間中,這是第一的,這是最上的,即:阿羅漢。」
這就是世尊所說,說了這個後,善逝、大師又更進一步這麼說:
「阿羅漢確實是安樂者,他們沒渴愛被發現,
已斷絕我是之慢,已碎破癡網。
他們已到達不擾動,他們的心是不濁的,
他們是世間中的不染著者,梵已生者、無煩惱者。
遍知五蘊後,在七善法的行境中,
他們是應該被讚賞的善人,佛陀的親生子。
已具足七寶,在三學上已學,
大英雄們漫遊,已捨斷恐怖與恐懼。
已具足十支,大龍象是入定者,
這些是世間中最上的,他們沒渴愛被發現。
無學智已生起,這是最後身,
對梵行的核心,他們不依於其他人。
他們在種種慢上不動搖已解脫再生,
已到達已調御階位,他們是世間中的勝利者。
上下四方,他們沒歡喜被發現,
他們作獅子吼,覺者們是世間中的無上者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